毛片免费网站,叶问终极一战,亚洲av午夜精品,兔费一级毛片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史志 > 歷史事件  > 詳細頁面

煬帝西征渡臨津

來源: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2023年04月06日 閱讀量:

  臨津渡是黃河上一個古老的渡口。“臨津”之名因隋煬帝西巡,很早以前就天下聞名?!芭R津”一名最早見于《水經(jīng)·河水注》:“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經(jīng)臨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東,經(jīng)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這里古代叫臨津,即臨近(黃河)渡口的意思。因為渡口的關系,渡口附近的一條水叫臨津溪水。由于渡口位置重要,后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晉永寧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涼張軌置臨津縣,建臨津城。臨津自古就是“緣河津渡之處”。早在三國時,這里就是曹魏與羌人爭戰(zhàn)的要地,魏國大將郭淮大敗羌人與此。這里自秦漢以來就是今甘肅和青海間的重要渡口。到了隋代,因臨津地處與吐谷渾的前沿地區(qū),遂建臨津關。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說:“積石關在唐述山西50里,唐置積石軍于此。又《隋書·煬帝紀》大業(yè)五年,帝自將擊吐谷渾,出臨津,關名也”。顯然隋代在這里設置了出入關津的關官。《讀史方輿紀要》載“臨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黃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積石關,路通西寧,謂之積石渡”。那么臨津關址在哪里呢?就在大河家鎮(zhèn)大河村的黃河渡口處。這個渡口明朝設官船2只,水夫20名,清代改為民渡,并置官船一只,沿至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三次更新渡船,1988年大河家黃河大橋通車,渡口遂廢。

  隋朝建立后,中原地區(qū)結束了300多年的紛亂混戰(zhàn)局面,社會經(jīng)濟有了很大發(fā)展。隋煬帝繼位后,十分重視絲綢之路上的貿(mào)易,但吐谷渾經(jīng)常進犯涼州等地,絲綢之路時常被隔斷,西域和外國商人只能集中于張掖進行貿(mào)易。隋煬帝遂派當時任吏部侍郎的裴矩至張掖,接待西域和外國使者,掌管商人往來及對外貿(mào)易事項。裴矩在張掖期間,通過西域和外國商人、使臣,了解西方各地歷史地理、交通、經(jīng)濟和民族風情,寫成《西域圖記》三卷。隋煬帝看過這本書后,書中關于絲綢之路及各國的情況,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裴矩建議說:目前,各國商人都盼望歸附隋朝,如果皇帝親征,可以消滅突厥和吐谷渾,統(tǒng)一華夏。隋煬帝于是決定御駕親征吐谷渾。大業(yè)五年(609年)初,隋煬帝帶后妃、侍從和隨征大軍40萬人馬,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fā),三、四月間進入甘肅。在隴西(今定西地區(qū)南部及天水市北部)地區(qū)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狩獵,然后過狄道,到河州,出“臨津關,渡黃河,至西平”(《隋書·煬帝紀》),即從今積石山縣大河家臨津關渡過黃河,到西平(今西寧)。在西平,煬帝“陳兵講武”進行了一次軍事演習,向吐谷渾示威,并對吐谷渾形成合圍之勢。吐谷渾王伏允懾于隋煬帝親征和武力,率十數(shù)人逃遁,吐谷渾部落十余萬人降隋。煬帝繼續(xù)北行,進入祁連山,越大斗拔谷山口(今甘肅民樂縣扁都口),當年這里山路隘險,煬帝及隊伍經(jīng)過這里時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災難,當時正趕上大風降溫,山中飛砂走石,天昏地暗,繼而霰雹下傾,致使后宮、眷屬失散,士卒凍死者大半?!顿Y治通鑒》對這次災難作如下描述:“經(jīng)大斗拔谷,山路險隘,魚貫而出,風雪晦冥,文武饑餒沾濕,夜久而逮前營,士卒凍死者大半,馬驢什八九,后宮妃、主或狼狽相失,與軍士雜宿山間”。過祁連山后,煬帝到張掖。在張掖,煬帝會見了各國國王及使臣,其中高昌王、伊吾王等向煬帝“獻西域數(shù)千里之地”,煬帝遂在今青海和新疆設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煬帝在臨時修建的規(guī)模宏大的“觀風行殿”里,舉行盛大的招待宴會,席間奏“九部樂”招待各國貴賓,有30余國的國王及使者參加了盛會。還舉辦了許多游藝活動和貿(mào)易活動。結束了張掖的活動后,煬帝原路返回,經(jīng)河州時,命劉權率軍鎮(zhèn)守河源郡積石鎮(zhèn)(今積石山縣大河家),“捍御吐谷渾,以通西域之路”。并令戍守軍士“大開屯田”。

  煬帝經(jīng)河州,從臨津關渡過黃河的西巡,一方面借此向少數(shù)民族的君長和鄰國夸耀王朝的富樂,另一方面是宣揚王朝的聲威,以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當時四十萬大軍耀武揚威,浩浩蕩蕩,車駕豪華,儀仗威嚴,官員后妃,前呼后擁,鼓樂喧天,人聲鼎沸。正如煬帝在其《示從征郡臣》詩中所云:“北河秉武節(jié),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v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這次西巡,雖歷時半年多時間,消耗了無數(shù)人力物力,也擾得沿途百姓不安,但結果,征服了吐谷渾,隋朝西北疆城擴大到青海、新疆一帶,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密切了內(nèi)地和西域的關系,促進了中國和西亞、歐洲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也對促進河州包括積石山地區(qū)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來源:《積石山史話》

  資料來源: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