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在歷史上是邊關要地,歷代王朝出于政治和軍事上的需要,在黃河沿岸、積石山一帶的山巔、峽口、高阜扼要,用險制塞,建關設卡,捍衛(wèi)邊疆。隋朝在大河家置臨津關,唐代在寺溝峽的閻王砭設鳳林關,宋時在炳靈寺之西方境前黃河對岸設置安鄉(xiāng)關。明洪武三年(1370年),御史大夫鄧愈統(tǒng)帥大軍攻克洮山、岷山、河州后,沿白石山、太子山、小積石山山脈,由東而西,西而北,設置了二十四座關隘。沿關隘又有“十里塘房,五里土墩”,駐兵把守,基本上形成了一條西北起黃河、東南抵洮河的防御線,作為捍衛(wèi)邊陲重鎮(zhèn)河州、抵御西南游牧民族的屏障。這些關隘,就是史書上所說的“明代二十四關”,也有人稱其為“明代邊墻”?!岸年P”中積石山縣境內(nèi)就有七關,即積石關、崔家峽關、樊家峽關、五臺關、大峽關、紅崖關、癿藏關。明代,除積石、癿藏兩處隘口稱為“關”外,其余均叫做“山口”,到了清代,這些山口逐漸被稱為關。
積石關 在大河家西約6公里的關門村附近的黃河邊上,關址在積石峽東口,東距河州(今臨夏市)60公里,西距循化縣城45公里,地理座標東經(jīng)102o27′,北緯35o48′。關口兩側懸崖近90度,最寬處8~10米,黃河穿關流入縣境,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積石鎖鑰”之稱。明嘉靖《河州志》載:“兩山如削,河流其中,西臨蕃界,險如金城,實系要地。隋置臨津關,命劉權鎮(zhèn)之,李靖伐吐蕃經(jīng)積石,宋元立積石州,洪武改為關”。明初設茶馬榷場于關內(nèi),洪武間“設官員五十名把守,一年一換”.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裁以塘丁把守”。民國初年把守官兵全部裁撤。本縣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一衣帶水,隔關為鄰。臨夏至循化的公路依山傍河,穿峽而過。
崔家峽關 遺址位于劉集鄉(xiāng)崔家村西側的崔家峽中,地理座標東經(jīng)102o43′,北緯35o44′。明洪武年間開設。關口曾設有石柵一道,今無存。有小路出關南與樊家峽關相通,向南翻越五臺山,可達青海省循化縣北莊鄉(xiāng)境,大河家河源于崔家峽,北入黃河。
樊家峽關 明洪武年間設關,稱賈喇嘛山口。清代改稱樊家峽關。位于劉集鄉(xiāng)南6.5公里的樊家峽中,地理座標東經(jīng)102o46′,北緯35o12′。劉集河出關流經(jīng)劉集、大河家北入黃河。關口曾設石柵一道,有遺跡可辨,有小路南通五臺關,北連崔家峽。關東為黃草坪牧場。西南側是海拔4100多米的五臺山主峰,山勢險峻,峭拔蒼翠。
五臺關 明洪武年間開設,稱為火燒嶺山口,清代改稱五臺關。位于吹麻灘鎮(zhèn)西南約7.5公里的五臺峽中,地理座標為東經(jīng)102o46′,北緯35o41′,關口舊設石柵一道,遺跡尚存。有小路順峽谷直通五臺山峰。
大峽關 明洪武年間設關,稱西山小路山口,清康熙年間改稱大峽口關。位于吹麻灘鎮(zhèn)南約6.5公里的大峽口,這里兩山如削,峽口處寬約百米,亂石林立,有石柵遺址。有小路沿大峽西去,入青海境。大峽水為吹麻灘河主要水源。
紅崖關 明洪武年間設關,稱紅崖子山口。位于居集鎮(zhèn)西的甘藏村,可通往夏河縣境和青海起臺堡。東距丹鳳山村約2.5公里。地理座標東經(jīng)102o50′,北緯35o38′,關口曾設有石柵一道,暗門一座,今無存。關西南有面積約11000畝的響水坪牧場和吊水峽瀑布,吊水峽山青水秀,為旅游勝地。
癿藏關 明洪武年間設,又稱小關,位于小關鄉(xiāng)小關村1公里的風溝口,是經(jīng)烏龍溝通往老鴉關的重要通道。地理座標東經(jīng)102o55′,北緯35o34′。在溝口狹窄處曾設有關墻,今無存。關口附近的麻場埡豁有烽堠遺址。關東約5公里處有舊城堡遺址,據(jù)史料記載,該城堡叫“踏白城”,系吐蕃王木征所筑,今稱癿藏舊城。
“二十四關”自明朝洪武年間開始設置后,都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高度重視。據(jù)《河州志》記載:明洪武年間,各設官員1名,兵50名防守,一年一換。后積石關等大關設兵丁50名,中小關設丁五、六人,仍一年一換,輪流駐守。清康熙年間,各關改為塘丁把守,各關設有把總1人,士兵6人。到民國初年,撤盡塘丁,改由民團駐守。在近六百年的漫長歲月里,這些關隘除用作軍事設施外,也漸漸成為溝通內(nèi)地和邊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交流的橋梁,關內(nèi)關外漢、藏、回、保安、撒拉等民族之間的團結、交流不斷加強、鞏固和發(fā)展。
來源:《積石山史話》
資料來源: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