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圖片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等地,其余分布在盈江、潞西、瑞麗及保山市的龍陵和騰沖等地。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阿昌族人口為39555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阿昌族語言分隴川、梁河、潞西三個方言。方言間在語法上差異不大,但彼此間通話有較大困難。阿昌族還兼通傣語、漢語。方言之間通話或與其他民族交往則用漢語或傣語。無文字,通用漢文和傣文。
阿昌族淵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系,同時還與南詔、大理國時期的“尋傳蠻”有直接的淵源?!鞍⒉币辉~,最早見于元代文獻《招捕總錄》和《元史? 地理志》中,前者記作“阿昌”,后者記為“峨昌”。此后,文獻中還出現(xiàn)了“俄昌”、“莪昌”、“萼昌”等寫法,不過,基本上都是“阿昌”的異寫。說明阿昌族的民族特征在元代就基本形成了。他們當時的活動區(qū)域,主要在今保山、騰沖、梁河一帶。
當代的阿昌族,分居在群山綿延、河谷縱橫的中緬邊境,他們把家園壘在半山半壩的坡地上,大山托著他們的脊梁,泉水撥動著他們的心弦。阿昌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特有的方式闡述著他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知和理解。
由于受自然環(huán)境、生產(chǎn)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響,更由于阿昌族與當?shù)氐拇鲎?、漢族和景頗族交往頻繁,使其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在具有本民族鮮明特點的同時,又有與其他民族相似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主要代表性項目有射弩、甩秋、車秋、耍白象與青龍、蹬窩羅、阿昌拳術(shù)、貓賴過(刀術(shù))和晃賴過(棍術(sh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