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免费网站,叶问终极一战,亚洲av午夜精品,兔费一级毛片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中華民族 > 佤族 > 風俗習慣  > 詳細頁面

佤族拉木鼓、剽牛、砍牛尾巴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編輯整理:宋清逸 2017年08月30日 閱讀量:

  過去,佤族凡新建一個村寨,就要先找水源定寨址,再拉木鼓蓋木鼓房。佤族認為木鼓是天神莫偉的床,木鼓房是莫偉的家,只有拉了木鼓,請莫偉天神進寨保佑、才能建房立寨,拉木鼓的日子一般在佤歷一月,即公歷10月進行。是時,先由寨子派出有經(jīng)驗的老人3—5人進山選擇樹木,將選定的樹木每棵劈一點樹皮回來,由魔巴殺雞卜卦,哪棵的卦好就確定為做木鼓的樹,而后由魔巴率領青壯年男子進山將樹砍倒,斷出一截做木鼓用。全寨男女老少盛裝艷服將木頭拉回,鑿成木鼓,安放于鼓房內(nèi)。拉木鼓的場面極為熱鬧壯觀,人們以能摸一下拉木鼓的繩索為最大的榮耀。木頭拉到寨外要舉行隆重的剽牛祭神儀式才能將木頭拉進寨內(nèi)。木鼓有公母之分,公木鼓用紅毛樹,母木鼓用麻公樹。鼓長1.5-2米,鼓身直徑70—100厘米,一般是扁形和方形。洞深40-50厘米,洞口寬4-5厘米,長1.2-1.4米。洞呈瓜瓢形。背端多有牛頭形浮雕。由于所用本質不同,公木鼓發(fā)音高亢清亮,母木鼓沉渾悠揚,響聲遙遠。過去,只有逢村寨大事或械斗或集會議事,或祭祀鬼神,或告急友鄰才能敲響木鼓,平時是不能隨便敲的。由于佤族歷史上有獵人頭祭祀木鼓的習俗,村寨部落間經(jīng)常發(fā)生血族復仇的械斗。隨著獵頭陋習的革除,木鼓已從原始祟拜的氛圍中擺脫出來,成了人們喜愛的敲擊樂器,佤族編創(chuàng)了自娛自樂的木鼓舞。

今天,佤族木鼓舞已作為民族文化展現(xiàn)在舞臺屏幕上(劉軍供圖)。

  “剽牛”是佤族殺牛取肉的一種傳統(tǒng)習慣方法。佤族殺牛不用刀子捅,也不用斧頭敲,而是用標子剽。即將要宰殺的牛拴在木制的牛角叉上,剽手高舉梭剽從前腿左肋間猛然刺入,直插心臟。牛倒地即死。過去,剽牛往往和眾多祭祀活動連在一起。佤族的主要財富就是牛,剽牛獻祭表示對神的虔誠。故每逢有祭祀活動,佤族都踴躍爭當祭主,以求得神的保佑。如今,頻繁的祭祀活動已經(jīng)減少,只在節(jié)日喜慶或家中有客時剽殺一兩頭牛過節(jié)宴客。

  “砍牛尾巴”是佤族的原始宗教活動之一,過去,佤族有獵人頭祭祀木鼓的習俗?!翱撑N舶汀本褪侨藗儼雅f人頭從木鼓房移到專門栽置人頭樁的“鬼林”陳放時,舉行娛樂人頭鬼的活動,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初春時節(jié)?;顒娱_始,先由魔巴巫師和主祭人選一頭“心好”的黃牛拴在主祭人家房前的牛尾巴樁上。所謂“心好”是依據(jù)牛毛花紋和顏色而定,一般以毛色純正,健壯溫順者為“心好”。魔巴蹲在牛旁念念有辭禱告并不斷往牛肩上灑水。然后,魔巴和主祭者牽牛從主祭者的房屋轉兩圈,將牛牽回拴在木樁上。魔巴抽出長刀,猛然將牛尾巴砍斷,扔過主祭者的房脊。這時,早就同立一旁手持鋼刀的漢子蜂擁而上,吶喊著搶剮牛肉。幾分鐘功夫,一條牛便被剮盡,只剩下牛頭和一副空骨架了。傳說遠古時代,人們的生產(chǎn)工具非常簡單,獵捕一頭野獸主要靠人的勇敢。佤族首領安木拐為了培養(yǎng)佤族勇敢精神而比賽此法,久而久之便成了“砍牛尾巴”習俗。如今,隨著“獵頭祭祀”習俗的革除,砍牛尾巴習俗已停止。

參考資料:云南百科信息網(wǎng)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