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族非常重視人生禮儀,這可能與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關系(特別是受明朝相關禮教的熏陶)。由于相關禮教的普及更多是為統(tǒng)治者服務,或多或少束縛了人們的生活,因此,在進入現(xiàn)代后,朝鮮民族逐漸拋棄過度約束的規(guī)則,但仍有較多儒家文化殘留。
在過去,朝鮮族婚俗沿用中國古代的六禮習俗,非常傳統(tǒng)復雜,禮儀繁多?,F(xiàn)如今朝鮮族人民的婚俗雖然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進行了一定的簡化,但是整體流程和習俗仍保留了朝鮮族特有的特點。從婚前、結(jié)婚到婚后都有著特定的程式,主要有納彩、納幣和迎親3個程序,在這些程序中又貫穿著多種禮儀。
定婚前,提親、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序是不能少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一個重要的禮節(jié)叫作“納彩”,指的就是定婚時,男方家向女方家提親送禮物。朝鮮族姑娘和小伙子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與漢族的“相親”相似,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如果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克。
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jīng)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并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禮節(jié)叫做“納幣”。
吉日一到,正式開始辦喜事。當天,新郎須由長輩護送親自去迎娶新娘,稱為“迎親”。這是婚禮中十分隆重的環(huán)節(jié)。新郎去之前要提前準備好一對木雕大雁,比喻今后要像大雁一樣比翼雙飛永不分離,朝鮮族稱之為“奠雁禮”。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到女方家,把帶來的一對大雁獻上去,新娘家用木盆把大雁接過去,然后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同時,新郎需在此戴上紗帽,系上冠帶,新娘需頭戴“簇頭里”、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jié)婚儀式。之后,新郎要接受女方親人的陪同,享用女方為他準備的食物。在這一過程中,新郎要十分注重禮儀。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男方就可以帶走他的新娘,并要一并帶走女方家準備的嫁妝和禮品。
到新郎家后,男方同樣要熱情隆重地歡迎和接待新娘,享用豐盛的喜宴,并從滿桌豐盛的佳肴中撥出一部分送回娘家,以示自己在婆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晚上,會舉行熱鬧紅火的家庭娛樂會?;楹蟮诙?,新娘要準備早餐,展示自己的廚藝。早飯后要行“舅姑禮”。新娘需要給男方家人送禮物,也要送新郎,然后兩人互相對拜,此環(huán)節(jié)的禮節(jié)稱為“交拜禮”。第三天,新郎需要帶著新娘和準備好的禮品回娘家,稱為“回門”。此時,婚禮圓滿結(jié)束。
參考資料:
1.我國朝鮮族婚俗變遷研究[D]. 鄂之行.東北財經(jīng)大學 2016
2.朝鮮族婚喪禮儀的社會調(diào)查報告[J]. 高永一.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2(04)
3.供圖: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