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免费网站,叶问终极一战,亚洲av午夜精品,兔费一级毛片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中華民族 > 藏族 > 概述  > 詳細頁面

八思巴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編輯整理:李永超 2017年12月26日 閱讀量:

  八思巴(1235—1280年),又譯帕克思巴、八合思巴、發(fā)思八等,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五祖中第五代宗師,元朝第一代帝師、學者。吐蕃薩迦人,生于款氏貴族之家,藏文史籍稱作卓袞八思巴羅追堅贊貝桑波。薩班貢噶堅贊之弟桑察索南堅贊之長子。相傳八思巴三歲能通誦蓮華經(jīng)咒,八歲能背誦《本生經(jīng)》,九歲即能為人講經(jīng),且出于名望大族,故時人稱其為八思巴(意為“圣者”,猶漢之稱“神童”)。宋淳祐四年(1244年),與弟恰那多吉隨伯父薩班赴涼州(今甘肅武威)謁見蒙古闊端太子。途徑拉薩,由薩班于大昭寺內(nèi)為其授沙彌戒出家,取法名羅追堅贊。七年(1247年),謁闊端,備受寵愛,受命隨伯父學顯密教法和“五明”。十一年(1251年)夏,應召赴六盤山謁見忽必烈,備受崇敬,尊為“上師”。同年,薩班病逝后,繼為薩迦派新法王。次年八月,為伯父靈塔舉行開光禮后,離涼州取道朵甘思返薩迦。途中再次謁見忽必烈,表示效忠。忽必烈及王妃、子女皆從其受密教灌頂。

  寶祐二年(1254年),獲忽必烈所賜“優(yōu)禮僧人詔書”,確保后藏薩迦派寺院僧眾不遭侵害。次年,返藏受比丘戒,至河州(今甘肅臨夏),從高僧扎巴僧格受比丘戒后,折回上都(即開平府,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時佛道二教為取得蒙古統(tǒng)治者的支持,常激烈論戰(zhàn)。六年(1258年),佛道二家各選十七名代表在忽必烈座前辯論,以決優(yōu)劣。他作為佛家第二名“抗辯”名手參加,引經(jīng)據(jù)典,駁倒對方,使道家辭屈折服,以樊志應為首的十七名道人詣龍光寺削發(fā)為僧。以學識和才能進一步取得忽必烈的信任。中統(tǒng)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尊其為國師,賜玉印,任中原法主,統(tǒng)天下釋教。至元元年(1264年),設總制院,執(zhí)掌全國釋教和吐蕃僧俗政務,以其為總制院事領(lǐng)事。次年,受命返薩迦,籌建衛(wèi)藏行政機構(gòu),舉薦釋迦桑波為第一任薩迦本欽,賜以“烏思藏三路軍民萬戶”印。自此,有元一代凡本欽之任命皆由國師(后稱帝師)舉薦,成為定制。返中都(燕京,今北京)后,奉命以藏文字母為基礎創(chuàng)制蒙古新字,六年(1269年),字成,頒行,是為八思巴字,以描寫語音精確見長。因造字有功,次年升號“帝師”,加封“大寶法王”,更賜玉印。以烏思藏十三萬戶為其供養(yǎng)地。

  十三年(1276年),由太子真金率軍護送返薩迦。次年,在曲彌(今日喀則縣曲美區(qū))舉行有七萬僧眾參加的盛大法會,真金以忽必烈名義作法會的施主。八思巴有《彰所知論》等多種著述,并將內(nèi)地印刷術(shù)、戲劇藝術(shù)、傳至藏區(qū),將吐蕃族建筑技術(shù)、雕塑藝術(shù),引至內(nèi)地,促進文化交流。十七年(1280年),卒于薩迦,忽必烈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元帝師”。

八思巴(圖片來自藏人文化網(wǎng)

八思巴文字(圖片來自藏人文化網(wǎng))

刻有八思巴文的古印章(圖片來自藏人文化網(wǎng))

參考資料:

  1.高文德主編:《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2.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歷代名人辭典》編寫組:《中國歷代名人辭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