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蓮花村是典型的回族村落,坐落于云南省巍山縣永建鎮(zhèn),紅河支流米湯河畔,三面環(huán)水,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民俗濃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30余處具有獨特建筑風格和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較完整地反映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
純回族居住的東蓮花村由于古村落風貌保存完好、古風猶存,伊斯蘭民族文化風情濃郁,于2008年底被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批準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該村至今不僅完好保存著建于近代的5座碉樓及具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等式樣特點的古民居28座,還完整保留了回族村莊風貌,在宗教、古建筑、民族飲食、回族風情習俗等方面保存著豐富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2005年11月,該村回族古民居建筑群被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8年10月,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馬家大院古建筑群
馬如驥舊居是馬家大院古建筑群當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兩院三門四閣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東西耳房、廳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構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東西廂房、大門和角樓則構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打開厚重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四個刻在大理石方框的大字"世守清真",顯示了主人虔誠的信仰。
雖然經(jīng)過歲月侵蝕,但院落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精心裝飾的門楣還是匠心獨具的花窗,盡管經(jīng)過了多少年的風雨,依然令人感到當年的氣魄和獨有的魅力。在馬如驥大院的二樓,那藻井的彩繪今天依然清晰美麗,有彩繪《三文筆》、《阿文學校》、《雞足山莊嚴塔》、《上海街景》。特別是彩繪《上海街景》,被專家視為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它不僅惟妙惟肖的再現(xiàn)了當年十里洋場上海灘的風華,還體現(xiàn)了馬幫商人的開放胸襟和開闊眼界,體現(xiàn)了對現(xiàn)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憧憬。
馬家大院的精美,還往往在細節(jié)當中展現(xiàn)。迄今仍有淙淙碧水的古井,井欄四周雕刻美麗的折枝花卉;就連本來不起眼的馬廄后墻墻磚上,也刻有"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詩句。
門、窗、戶、壁、頂各個方位都有雕龍畫鳳的藝術加工,木雕藝術精湛,照壁筆畫精美,石腳雕刻細膩,泥雕塑像逼真,古井、古花臺制作精美絕倫,聯(lián)體成排的古馬廄渾然而立,整個古建筑群每個角落都展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魅力,處處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回族文化與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諧相融的特色 。
馬幫文化
民國年間,東蓮花馬幫運輸已經(jīng)久負盛名。以大馬鍋頭馬如驥為首的7只馬幫共有350多匹馬匹,來往于東亞諸國,互通有無。在這馬幫興起的年間,東蓮花家家養(yǎng)馬,戶戶經(jīng)商,村內馬幫云集,來往商旅如織,經(jīng)濟繁榮,一度被喻為"小上海"。
馬幫文化成為東蓮花歷史文化名村中最具濃墨重彩和獨有魅力的一筆,而大馬鍋頭馬如驥就是一個重要的傳奇人物。馬家大院的主人馬如驥1897年出生在蒙化縣永濟鄉(xiāng)東蓮花村伊斯蘭世家,他的事跡至今仍為鄉(xiāng)里稱道。當時,他的馬幫有一百多匹馬匹,馬幫商隊主要跑南洋,多運輸糖、茶、絲麻等互通物品。他受父母的影響,從小學習經(jīng)書,伊斯蘭基礎知識學得扎實。身為當時的縣議員、鄉(xiāng)長的馬如驥十分關心民情。那時橫跨上川壩子的米湯河,因河高壩低,經(jīng)常泛濫成災,造成了群眾生命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馬如驥就組織帶領災區(qū)各族群眾,獻計獻策出錢出力,在永濟橋下游洪水經(jīng)常決口泛濫的河段,用五面石筑起了一道長300米、寬1.5米、高2米的石埂河堤,從那時起至今60余年的時間里,此河段再沒發(fā)生過決口害民的事故。時至今日,當?shù)乩锨拜厒冞€為曾經(jīng)跟著馬如驥修筑過防洪石堤,造福后人而感到無比榮幸。馬如驥熱心公益,蒙化縣有口皆碑。民國期間蒙化縣維修拱辰樓,他出巨資支持,縣長紅榜表彰他為人厚道、樂善好施的精神。馬如驥從政期間,廣結商、政、軍要人和各地巨商為摯交,為蒙化縣的馬幫在茶馬古道上走南闖北,經(jīng)商貿易疏通了各道關卡,為當時蒙化成為滇西地區(qū)物資轉運集散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馬鞍
始建于清朝初年的東蓮花清真寺是傳播回族文化的中心。經(jīng)過多次擴建,在民國十三年臘月竣工的東蓮花清真寺禮拜堂、宣禮樓建筑風格獨特,成為歷史文化名村當中一道最為莊嚴肅穆的風景線。整個清真寺都是土木結構,把中國傳統(tǒng)出閣架斗、雕梁畫棟的建筑風格和阿拉伯伊斯蘭美學觀念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庭院內綠樹成蔭,花香飄逸,與東蓮花規(guī)模宏大的古碉樓、古民居建筑群結合在一起,渾然天成,和諧交融,構建起了具有獨特風貌的伊斯蘭古村落文化底蘊。東蓮花清真寺大殿上,民國十五年陸軍少將楊盛奇提贈的匾牌"誠一不二"至今仍在,從這塊匾牌上可以看出東蓮花回民對民族信仰的虔誠和堅定。
在東蓮花村,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jié)、圣紀節(jié)、開齋節(jié)等伊斯蘭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現(xiàn)出濃郁的伊斯蘭風情,回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婚禮習俗、喪葬習俗等傳統(tǒng)文化代代相傳,油香、樹皮、馓子、牛干巴、乳扇、清真糕點等傳統(tǒng)清真食品美味可口,多年來深受各族群眾喜愛。